01
柯文哲

台灣醫療崩壞,健保亂象如何解決?

精華回顧

intro簡介

台灣的醫療環境在健保制度下存在著許多問題,使醫療崩壞成現在進行式:血汗工廠、五大皆空、健保核刪、健保點數打折、缺藥潮都是崩壞的一環。曾經擔任第一線醫師的柯文哲市長,對於眼前台灣醫療環境所碰到的問題,提出他的看法。

point of view節目重點整理

  1. 健保到底是社會保險還是社會福利?柯P:還是要回歸到社會保險

    一句話,台灣健保問題是社會保險還是社會福利?現在是用社會保險的錢做社會福利。短期內可以撐得住,長期需要解決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面對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第一點。無論是保險或福利,大家同意就好,民眾認清事實就好。第一個要處理的問題是?回歸保險機制,福利不要那麼多。六歲以下小孩急診看病不用錢,台北市聯合醫院,掛號原本80元,現在50元,市政府補助30元,一年就要4億。社會福利放很容易,收很難。比如說重陽敬老金,就算是民調掉5%也要砍。重陽敬老金就是咬牙砍,看發生什麼事,但也只是罵一罵,罵到最後那些議員也說,他也覺得要做,但也必須要罵,大家各自盡義務。

  2. 健保核刪是必要之惡,但要改善

    健保核刪是必要之惡,就跟醫學評鑑一樣必須要有,但必須要改善。因為醫療分科分類太多,我是加護病房專家,要我去審婦產科就不妥,沒找到合適的人,實事求是。審查者也要有態度,不會就請另請高明。

  3. 論量計酬造成醫生不是用最有效的方式進行醫療

    我們現在是論件計酬,很好笑,來看醫生,賺不到錢,按照藥量,所以我要讓你很淒慘,洗個腎什麼,醫生不用最有效的方式治療,不過我主張論人計酬,或是論量計酬。到底為何不能改?因為醫療體系被財團把持。國家不是以最有效率,醫療體制也不是最有效率,每個人都知道能不能改,但沒人去改。除非我當總統啦。

  4. 台灣應該限制醫學願畢業人數,然後開放專科護理師名額

    台灣不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,美國有、台灣沒有的是專科護理師。因為醫生怕專科護理師來搶工作,應該限制醫學院畢業生人數,開放專科護理師名額。現在的情況主治醫師做住院醫師工作、住院醫師做實習醫師工作、實習醫師做歐巴桑工作。台灣作為一個國家,不是最先進的,看看國外的再回來想想怎麼做就好了。

  5. 不反對醫師加入勞基法

    反對醫生加入勞基法?不是,不是不太贊成。美國住院醫師有加入,主治醫師沒加入。要加可以,成本要加上去,就是一分錢一分貨。

  6. 不責難醫療制度:要保險和說實話,但「說實話」台灣做不到

    醫療不責難制度要建立,前提是要讓大家乖乖講實話。北歐醫師接生,產婦死掉,大家了解到底發生什麼事?講實話,不責難,他們會去改進。不責難醫療制度需要保險和講實話,不講沒有辦法改進。我們沒有辦法原諒別人犯錯。美國併發症死亡討論會,對外科醫生來說很重要,人被你搞死很重要,為何會被搞死,要改善改進。台灣第一句話會問誰開的。後來我回台大,我都不想去開這個會,不是粉飾太平就是趁機鬥爭。要成功很根本原因是國民水準,互愛互信互諒,原諒醫生不是故意的,系統上有錯誤就改正,現在出錯就要找個女巫出來燒死,這需要時間改變。

  7. 絕大多數的醫療糾紛沒有醫療過失,絕大多數的醫療過失沒有醫療糾紛

    我被告過兩次。有個女生先天性肌肉萎縮,心臟瓣膜壞掉,肌肉萎縮持續,然後做氣切,加護住兩個月,轉普通又住九個月,最後肺癌死掉。後來才知道這個病是隱性遺傳的病,地方高等最高一路告,為何告?父母四個小孩有兩個因此死掉,如果不把這個仇恨往外丟,兩夫妻會吵架吵到不行。我們醫療體系最大的問題是為什麼沒有察覺病人有隱藏性的罪惡感?大部份醫療糾紛沒有過失,醫療過失沒有糾紛。

  8. 如何解決五大皆空

    每年醫學生畢業1300個,我們把住院醫師的容量都設計好,把某些科別限縮,逼大家去五大科。這個在長期來說依然沒有解決問題,因為外科當了兩年還是去當醫美,但有部分解決問題,因為你畢業之後只有兩個選擇,一個就是不當醫生,一個就是乖乖去五大科。所以短期沒有缺,但長期來說是沒有解決的。

  9. 給這次三位總統選人建議,醫療健保要改的話最重要的順序是什麼?

    兩個字,勇敢。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事情大家都知道,但是對的不做,錯的事情每天做。